近日,随着凤县县委巡察机构对留凤关镇等3个镇及所辖23个村巡察集中反馈的完成,标志着凤县实现对村(社区)巡察全覆盖。十六届县委巡察以来,凤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、市委对村(社区)巡察的部署要求,坚持系统性谋划、精准化监督、协同式整改,顺利完成全县70个村(社区)巡察工作,累计发现问题620余个,移交线索35件,立案14人,给予党纪、政务处分16人,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。
加强统筹谋划,有序推进全覆盖。凤县将对村巡察全覆盖列入县委巡察工作五年规划,确定村级巡察全覆盖“路线图”。建立健全了县委常委会(书记专题会)定期研究、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重点部署、巡察机构组织实施,纪检监察、组织、农业农村、财政、审计等部门协助支持,被巡察镇配合的工作机制。在全面把握村级巡察“四个聚焦”监督重点基础上,重点关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、惠农利民政策落实、集体“三资”管理使用等情况,着眼村“两委”换届、便于问题整改因素,提前安排对村巡察轮次,稳步推进对村巡察工作。
科学合理分类,推动因村施巡。依据各村地理位置、人口规模、集体经济体量、基层治理、组织建设等情况,对全县70个村(社区)情况摸底汇总分析,分为A、B、C三类(其中:A类村21个、B类村35个、C类村14个)。本届巡察以来,以镇村一体巡为主,提级巡、专项巡、直接巡为补充,灵活推进对村(社区)巡察全覆盖。针对经济体量大、信访集中的5个重点村,市委巡察组提级巡察,将巡察利剑直插基层;加强“巡审”联动,组建巡审结合巡察组直接巡审村4个,提升监督质效;在巡察镇时,同步对下辖的行政村(社区)实行“一体巡”,推动一次进驻、一批巡完,减轻基层负担;结合乡村振兴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2轮专项巡察,联动巡察相关村,以上看下、以下看上,监督县直部门、村级组织职能责任落实情况。
坚持开门巡察,精准发现问题。坚持开门搞巡察,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,线上依托“村民群”发布巡察信息,线下通过张贴公告、发放“巡察明白卡”等宣传讲解巡察内容,并利用“码上巡”小程序广泛搜集问题反映和诉求。坚持“六必谈”“六必访”“六必看”“三个六”机制,将镇党政主要负责人、镇联村领导和包村干部、村(社区)“三委”班子成员、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、离任村干部、村民代表作为必谈人员,将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老党员、乡贤能人、低保户、困难群众、上访户作为必访人员,将重点工作、产业发展、项目建设、资金管理、为民服务、党的建设等6个方面情况作为必看内容,全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,全方位查找问题。
健全整改机制,深化成果运用。坚持发现问题和整改问题齐抓并举,不断完善优化对村巡察整改工作机制,促进标本兼治。在现场巡察中突出边巡边改,及时回应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,在县委第七轮巡察中主动走访群众,推动解决酒铺村安装路灯、榆林铺村群众饮水等民生实事12件,增强巡察“即视感”和群众获得感。严格落实“双反馈”“双整改”“双移交”“双监督”“双审签”闭环式整改机制,建立“镇主责、村级落实、部门配合、纪委监委和组织部门监督、巡察机构统筹督促、县级包抓领导督导”的协同整改责任体系,压紧压实各方整改责任。十六届县委以来,下发巡察建议书12份,开展农村“三资”管理等3个专项整治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62个。